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山东人重视了学习、欣赏齐鲁文化,却没有充分地挖掘出它的经济潜力。2008年9月29日,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闭幕,共获得投资800亿元。本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促成了文化发展观上的变革。山东人清醒的认识到: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打好“孔子”这张关键牌。现在,山东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孔子《论语》为营商“宝典”,以儒商精神打造“儒”文化产业,建设“儒”文化产业基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合山东文化资源,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儒”文化衍生品;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产品。“儒”文化正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将有力地提升山东的综合实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山东是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的?
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人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辨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发菜,是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发菜”与“发财”谐音,便
在城市的餐桌上大盛,价格随之猛涨。挖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进草地,使内蒙古19亿
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6 000多万亩重度沙化,失去利用价值。
(1)把“发菜”当作“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简评挖发菜的农牧民的行为。
(3)上述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辨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节律一样开始运行,按照正弦律一直延续到死亡。
上述发现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