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从实践的角度说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每一位公民,都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1)请运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运用有关哲学观点结合材料说明在新时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和首都大学生座谈人生时讲到,我已年届不惑,我最大的不惑是四个字——“输入”“输出”。人在步入社会前,需要社会对个人的“输入”;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出校园,就应该对社会“输出”,就必须对社会“输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而“输出”。
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输入”“输出”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应该对社会输出”和“必须对社会输出”?
(3)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输入”和“输出”?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等车时间长、班次不合理、车内过于拥挤、路堵屡见不鲜……出行难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地方的决策部门适时提出了“公交优先”政策。
“公交优先”不仅指多增加公交车的数量,还要在政府投入、设施用地、道路设置、优先通行权等各方面向公共交通工具倾斜,还实行低票价政策,从而实现公共交通的快捷、方便、优惠,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增强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城市价值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2)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道理,谈谈你对“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的理解。
材料: 纸币的发行量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纸币量的调控能力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与发展的血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数量不协调,会出现什么现象?
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国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满苏维埃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苏维埃政权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同时,苏维埃政府陆续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
材料二: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人们生活极端困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也加剧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1921年二、三月间,离彼得格勒不远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水兵暴动,表明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
(2)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