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 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D.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道:“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

A.责任内阁处于权力中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
言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梁启超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启蒙与救亡并重
B.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
D. 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亡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