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 B.联系是客观和多样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共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回答问题。
2010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群众安置情况和灾后重建工作时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筹建、推动重建、检验重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安排好过渡安置期间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当前重中之重,又好又快地建设新玉树。这一要求蕴含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③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④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诚城、顽强奋战,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这告诉我们
①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整体与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整体的功能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至关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在管理过程中,很多学者的数学理论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回答问题。
“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涵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立足整体,不必在意局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读边漫画《有的时候,“不折不挠”,其实是一个错误》。漫画启示我们

A.要发扬艰苦奋斗、不折不挠的精神
B.要善于发现问题
C.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D.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是我国文学上的奇葩,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回答问题。
苏轼在《琴诗》中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对于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联系的描述揭示的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D.联系是客观的,有时又具有主观性

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