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津:津,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人:逃避。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2)从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现实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                   (不超过15字),而长沮、桀溺的观点(态度)却认为(不超过15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①,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②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山人:山居者,指隐士。②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于公所舍:居住
B.非深山之中特:只,仅仅
C.欺松桂而云壑者多矣诱:欺骗
D.予大夫士之爱公者意:意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不在//浩浩如冯虚御风
B.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但刘日薄西山
C.今夫乾没氏属,胁肩以入市//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项是
①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②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③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④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⑤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⑥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个居于闹市的真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
B.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所,不—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蒿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认为“隐”有小大之别,“小隐”因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大隐”因为道行高深,可以不被外物所诱,所以可以隐在朝市中。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介?
(2)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
(3)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吏道
【元】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虞宫,厥可稽已建:管理。
B.而天下受其赐阴:暗中。
C.亦并为食以代其耕缘:靠着。
D.二帝三王天下之道平:治理。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后世以所害民者牧民但刘日薄西山
B.率虎狼牧羊豕,望其蕃息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人乱也,由夺其食徒慕君高义也
D.今之民不能自食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2)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第Ⅰ卷文言文中,作者认为后世官吏与古时官吏的区别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将 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士 之 爱 公 者 强 为之名 耳 非 公 意 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日:“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②锥刀:喻微末的小利。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渠欲君作记     得:得到。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者辨:区别。
C.出一致       处:退隐。
D.以诗酒诸公间     游:游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以我故为之其出于此乎
B.容或有之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C.胁肩入市于是乘其厉声
D.予于此犹有未满者斯天下之民至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
(2)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选文中作者如何分析真隐居和假隐居,对此什么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