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课题组以《本市自来水厂的水资源状况及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调研过程是:首先,在A.B.C三处采集水样化验,发现B.C处水质污染严重,A处水质污染程度较轻,但A处岸边有化工厂在建。接着,对D处水样化验,发现水良好。课题组根据上述调研,向市政府建议:(1)首先从D处引水,解决城市供水的燃眉之急。
(2)停建A处化工厂,同时治理B.C处水质。
该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哲学道理?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一是失业返乡的2500万农民工和滞留城市难以就业的农民工;二是700多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三是常年新增城乡就业人员。2009年,解决就业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与国民经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我国目前石油业面临的问题是:石油供求失衡不断扩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对国际石油供应的担心日益加大。我国对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石油行业虽然进行了几次改革,但在体制等方面还是保持着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石油行业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石油供求基本平衡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课题。
运用经济常识,为我国政府确保石油供求基本平衡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人们不由得又想起了非常熟悉的外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天堂对话。外:“我终于把房子的贷款全部还清,房子今天属于我的了。”中:“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可我今天已经来到这里。”曾几何时,外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令国人开始反思不欠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时之间,借贷买房、买车、或者买任何以前只敢看不敢买的东西都成了时尚。然而金融风暴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它告诉我们透支未来是有风险的。
运用所学消费的知识,立足今天的经济形势,谈谈外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对国家和个人的启示以及如何避免透支未来的风险。
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三和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公司申请破产,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进而波及全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就业、金融、资本市场、个人理财及整个经济发展都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材料二:稳定而不断扩张的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一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力量。
材料三: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当前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
2)结合材料一,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