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以后,张强同学说:“既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高消费必然会促进生产的高速发展,我们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适度消费呢?”请你当一次政治老师,给他讲清楚道理,好吗?
通过对中国八个主要城市的调查,2008年3月3日,瑞士信贷集团发表报告称2007年中国的实际消费和贷款消费额都有显著增长,中国人乐于汽车、奢侈品、电子产品和住房的消费。
有人认为,贷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
在我国大城市中,个人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上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人骑自行车;90年代“打的”逐渐代替了自行车;进入21世纪,个人买车逐渐升温,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汽车关税和其他相关费用的降低,私人买车将会激增。
(1)上述变化表明了什么?
(2)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某农业银行2007年共向企业贷款8000万元,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5 600万元,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农业银行连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他银行陆续推出网上银行,开通网上支付、自动转帐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随着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作为本行的根本宗旨。
(1)商业银行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根本宗旨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的?
虽然2008年2月的通胀超过了8H,作为人民币的纸币体系进入了负利率区间,也就是说到银行存款基本上是负收益。但是截止到2008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仍为4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4%;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额仍达到190821.85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为119121.79万亿元,这个庞大的储蓄体系不但造就了农行、工行、建行、中行四大银行2007年税后利润超过了3000亿元,使中国的银行业有别于西方国家受困美国次贷危机的银行业的盈利而一枝独秀;而且也维持着中国目前就业76990万人的就业水平,这其中包括城镇就业的29350万人口。2007年中国城镇就业净增加了1040万人,城镇就业新增加了1204万人。从维持就业水平而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可能也不会降低。
辨析:银行储蓄,利国利民,所以银行存款储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