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4~7题。
4.“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是 ( )
①人口分布中心从长江流域移到珠江流域 ②人口分布中心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③南方地区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地区人口 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平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
A.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看,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
B.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
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
D.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由图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
A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D.沟底从图中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保塬,平整土地 |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 |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在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题。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
B.洋流③①的性质都是寒流 |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
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
B.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如图所示,①②③所在的纬线为35°N,若①所在的大陆为欧亚大陆,③所在的大陆为北美大陆,P1、P2、P3、P4、P5代表等压面,完成下题。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⑥ | C.②①④⑤ | D.⑤④③② |
此季节,①所在的大陆该纬度西海岸的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B.炎热干燥C.温和少雨 D.高温多雨
该图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该地的经纬度是( )
A.76°S,120°W | B.66.5°S,120°E |
C.86°S,120°E | D.80.5°S,120°W |
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根据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8~9题。1990年——2010年期间,该省( )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 |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
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
D.老龄人口比重大,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