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4~7题。
4.“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是 ( )
①人口分布中心从长江流域移到珠江流域 ②人口分布中心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③南方地区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地区人口 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平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
A.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看,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
B.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
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
D.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
读图,回答问题。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100 m,由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
A.1 100、1 250 | B.1 100、1 350 |
C.1 400、1 150 | D.1 400、1 250 |
某人幻想试图从(57°S,57°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据此回答问题。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 )
如该人沿经线圈过北极点飞行到达上题中的地点,他要飞行约( )
A.1 998千米 | B.19 980千米 | C.12 954千米 | D.15 318千米 |
该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问题。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
B.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
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
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
如果纬线b刚好是南北半球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
读图,判断乙地在甲地的 ( )
A.东南 | B.西北 | C.正南 | D.正北 |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城市M(400N,1500E)的 ( )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