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8~9题。

1990年——2010年期间,该省(  )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D.老龄人口比重大,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据此回答问题。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A.广阔的经济腹地 B.高素质的劳动力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矿产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