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30年前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唐山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孕育出“抗震精神”,使唐山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冀东大地。“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是人们对地震和震后救灾的概括。这一说法( )
|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 |
| B.夸大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 C.割裂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 |
| D.坚持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
2009年7月,河南省新密市28岁的年轻工人张海超“开胸验肺”,用事实向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证明自己因恶劣的工作环境造成的尘肺。该企业侵犯了张海超的
| A.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 C.休息休假的权利 |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
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08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9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 B.0.80元 | C.0.85元 | D.1.25元![]() |
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这表明()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B.正确的感性认识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D.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 |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理念之所以是积极的、先进的,从哲学上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B.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
|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