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优势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是
A.全国扩大解放区 | B.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B. |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C. |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D. |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 |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 |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 |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
消费水平 |
农村 |
8.9% |
城镇 |
4.5% |
A. |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
B.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
D. |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
图5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中人物指的是
A. | 袁世凯 |
B. | 段祺瑞 |
C. | 张勋 |
D. | 溥仪 |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 | 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 | 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C. | 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 | 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