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高二(1)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该班同学深入某县某村,采访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在“十五”期间该县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但仍远远低于该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在采访过程中村长谈到:本村农民虽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元,但村委会决定在2009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你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评价该村的设想。
玫瑰花平时1元钱1枝,节日里可卖到10元一枝。一座新建成的房产冠了个当地有名医院的名字,即使低价也迟迟卖不出去。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39.2% |
37.9% |
37.7% |
37.1% |
36.8% |
(1)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有什么经济意义?
20世纪90年代,牛蒡这种中药材的收购价曾经达到每千克15元,巨大的利润促使许多药农一哄而上,纷纷种植牛蒡。可是好景不常,几年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截至2002年底,牛蒡竟跌至每千克0.2元,致使药农急剧缩减种植面积。
(1)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生产活动的?
(2)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006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为缓解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中央要求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国家为什么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