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第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名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来的快乐。”
问题:(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来的快乐”?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我第六任和第七任执政官任期内(公元前28~前27年),在我平息内战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绝对权力,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根据元老院法令,赋予我“奥古斯都”的称号作为奖赏……从那时起,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克罗德·尼科莱《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请完成:
(1)从材料中归纳赋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的原因。
(2)从材料中,“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材料二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材料三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四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
请完成: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原则是什么?
(2)材料三、四反映出什么实质问题?
(3)四则材料是否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请分析其根本原因。
(4)罗马法还包括哪些文献?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三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有些中国学者认为,在伯利克里时代,尽管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但其阶级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实行专政的手段,所以不能过度美化。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4)结合材料三,如何评价希腊城邦的成就?(上述观点可任选其一,也可表述自己的见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侨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材料二 泰米斯托克利(前528~前462)是古希腊民主派政治家与统帅。然而公元前470年,他遭到民主派政治家无端诬陷,并以“陶片放逐法”驱逐出境,亡命国外,凄惨死于小亚细亚。
请完成:
(1)当时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古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人类树立了自由与平等的法治楷模,为什么会制造材料二的冤假错案呢?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材料三: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摘自《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回答:(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地域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三、四,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四,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