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元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散曲是兴起于唐朝、繁荣于元朝的新诗体 |
B.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
C.多用来抒发失意愁闷的情怀 |
D.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人 |
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
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 | 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姜义华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旧俄国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其意在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专制色彩 |
B.旧俄国宗法传统在苏联得到推崇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合社会主义 |
D.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成果近于丧失 |
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流 |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
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
B.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
D.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
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发布诏书说:“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即位,并祝福他登上俄国国家的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这一诏书说明()
A.尼古拉二世主动辞去了沙皇之位 |
B.封建残余势力力图挽回部分权力 |
C.米哈伊尔大公成为了俄国新沙皇 |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