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 N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的邀请前往自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诞生,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
B.成文法和万民法的诞生,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 |
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民法大全》汇编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对近代西方法律,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法律著作也同样如此。”材料最能说明()
A.罗马法就是欧洲法 | B.英、法、德三国法律相同 |
C.罗马法对西方各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 D.世界近代法律制度具有一致性 |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 B.陪审法庭成员 |
C.律师 | D.公诉人 |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 |
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