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位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请概括指出中英两国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的时代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中英两国政体进行评价?(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材料二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 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 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乃在于商鞅变法仁义不施,风俗败坏。他举例说:商鞅变法使得商人的儿子长大了就分家产自立门户,穷人的儿子长大了就被招赘住到岳家。
——整理自《汉书·贾谊传》。
(1)材料一主要涉及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客观评价该措施。
材料二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我国某地农村1936年和1981年的家庭类型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注: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的子女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联合家庭指儿女成婚好继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单亲家庭指配偶中有一方死亡或者离去,或是父母双亡的未婚儿女;附属家庭是核心家庭之外还包括其他成员(多为上市独立生活能力的亲属)。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地区近代以来家庭类型的主要发展趋势,并从表现和成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
(18分)世界贸易反映出参与国的经济水平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材料三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五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18世纪中期世界贸易中心所在和欧洲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方式。(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5分)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3分)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人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美国为什么愿意打破“坚冰”?(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3分)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
材料二古代精美的丝织品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二中反映的部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这一部门的发展对我国历史大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