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
——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三 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
——班固《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其变化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6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2: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于1949年3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请回答:
(1)材料1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开创的民主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2)《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2:下面的文字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中共中央党校的题词:
请回答:
(1)毛泽东在材料1中说的“本本”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是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错误倾向?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2: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3: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1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
(2)材料2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2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3)据材料1和材料3,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2:国民党之主义:(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盖民国之民权,惟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不轻授此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3: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1最早成为哪一组织的纲领?材料1的内容与三民主义有何关系?
(2)材料2中的内容发表于何时?与材料1比较有何进步性?
(3)材料3与材料2相比较有何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