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启蒙思想家)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请回答: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里体现的任意四条罗马法原则。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3)造成材料四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综合四则材料,请从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有学者把它分为五个阶段:①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③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④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问题:
(1)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叙述这一时期在经济和思想方面体现工业文明兴起的重要史实。
(2)以德国和日本为例,说明工业文明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3)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为使工业文明顺利推进而构建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一体系有哪三大支柱?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在这篇“叙论”中,他把整个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大阶段。有学者认为:从“中国之中国”到“亚洲之中国”,以及从“亚洲之中国”到“世界之中国”,中国历史经历了两次转型,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和近代时期(1840—1949年)。
问题:
(1)概述第一次转型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2)叙述在第二次转型中促使中国在政治方面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
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以后,丝绸之路不断发展。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请为“唐朝丝绸之路”地图配以文字说明。
(2)说出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
(3)在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并变迁为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澳门的地位凸显。说出澳门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
材料二:(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问题:
(1)材料一中,克里埃尼图斯最初为什么不能享受政治权利?后来,克里埃尼图斯为什么又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活在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介平民,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3)在对待贵族特权方面,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有何不同之处?(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
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
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
(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