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提纲》中,列宁之所以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原因是( )
A.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大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 |
B.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人民普遍不满 |
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临时政府反革命性尚未充分暴露 |
D.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空前提高 |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表(部分)
时间 |
建交国家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睦邻友好
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苏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
D.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
A.分科考试 | B.以文治国 | C.学而优则仕 | D.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