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