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佛山市高三质检1题)成语“问鼎中原”所反映周朝的政治状况是
A 西周早期周王室实力强大 B 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
C 宗法观念维系社会稳定 D周王室衰微,无法控制诸侯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受审人员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这次军事审判的重要法律依据是()
| A.《凡尔赛和约》 | B.《洛迦诺公约》 |
| C.《国际联盟盟约》 | D.《非战公约》 |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曾说:“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英美盟军在欧洲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 A.巴巴罗萨计划 | B.霸王行动 |
| C.海狮计划 | D.“火炬”计划 |
苏联元帅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记载:“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场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这两场战役的相同意义在于( )
| A.是结束战争的标志性战役 |
| B.使法西斯军队完全丧失战略主动权 |
| C.使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 |
| D.宣告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
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里攻势的海报。下图(《葬礼》)海报中,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着“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大地上狼狈溃逃。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不正确的是( )
|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 |
| B.该海报揭示了德国在战场上的重大失败 |
| C.反法西斯国家军民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内容成真 |
| 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 |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兵分三路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下列关于苏德战争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战争初期苏联丧失了欧洲部分的大片领土 |
| B.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 C.德军的强大攻势使莫斯科城一度沦陷 |
| D.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较量中发生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