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齐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摘自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1859年洪仁干《资政新篇》
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洪仁干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照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 B.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 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最能说明()
A.美苏两国操纵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
B.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 |
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开始 |
D.两极格局结束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
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②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唇枪舌战的辩论,并由五百人议事会监督官员落实辩论的决议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④民众法庭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多次波折,但经双方努力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 |
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