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在看望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光亚时说:“光亚同志,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和人民都惦记您。”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C.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
荷锄是农民,登台是演员;忙时青纱帐里寻不见,闲时几日散去万千兵——中国“魔术之乡”河南宝丰县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魔术为代表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全县有5.5万人从事魔术表演,年创收达10亿元,当地群众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
下图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是绝对的
③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④同一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应( )
A.加强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解决矛盾 |
C.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
D.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事物性质稳定 |
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可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