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切实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制度保障、打牢物质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三:2009年10月15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出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是什么?
材料四: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中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群众住得安稳、住得踏实、生活改善。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材料1: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的历程镌刻下了中国人6次完美的脚步,是中国航天事业6次新突破。从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难关一一被攻克,见证的是中国航天人在前进中发展、探索中追求的不懈脚步。
材料2:“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扮演了重要角色。神七气闸舱在神六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我国又自主研制了“飞天”舱外航天服。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材料3: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在几年内的“三步走”计划:“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升空,它肩负的使命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间,“神舟八号”飞船将带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升空,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而航天技术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三个仍然、三个最”集中概括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等六大目标。全会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某校高二(4)班学生围绕“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一课题,深入本市多个镇村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村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邀请你加入该小组,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2)该班学生调查发现贫困山区要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民增收难度大,地方财力支持农村发展力量有限,贫困山区在提高农民素质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环境改善不容乐观。请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热点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深林、海洋、草原、农田、城市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态圈的生态平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联系?
(2)人的活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009年1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指出,今年农村工作首要任务:保持农业农村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结合材料,用规律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要做好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就必须认清和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演化的规律,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