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说反映了
A.阶级政党的建立 |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 |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 B.官僚政治的弊端 | C.中央集权的削弱 |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下图“秦封泥”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已有公文传送过程中的保密制度②秦丞相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③是秦朝设置丞相制度的历史见证④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
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东北地区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