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 B.官僚政治的弊端 | C.中央集权的削弱 |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 ( )
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
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
C.“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 |
D.“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
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 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 来已久 |
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 D.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
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里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材料意在强调 ()
A.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 B.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
C.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 D.理性使人们生活更幸福 |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 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400,n=600 | B.m=800,n=200 |
C.m=600,n=400 | D.m=900,n=100 |
法国历史学 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下列选项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准确对应的是()
A.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
C.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
D.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