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美联社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的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做海上霸主 | B.争夺贸易霸权 |
C.建立国际联盟 | D.攫取世界霸权 |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大危机的大潮流中,
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 ,以维护国家利益。”据此分析下
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B.调整农业,扭转危机 |
C.以工代振,扩大内需 |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
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麦哲伦 | D.哥伦布 |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 |
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
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毛泽东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不利 | B.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
C.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 D.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
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A.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B.民国时期的社会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D.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