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西省(1980一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3一6,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显示____投资比重大,体现了____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________,其意义在于: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
(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耗大的_______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2011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员国。
(1)南非位于印度的方向,中国位于(东、西)半球;三亚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之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江门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这一天金砖国家成员国中白天最长的地点位于(填国家名称)境内。
(3)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四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4)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经贸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如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我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一艘装载铁矿石的船只由巴西驶往我国,如果从上面地图标绘的A、B两条航线中选择一条作为航行路线,你认为选择哪一条航线较合理?理由是什么?(要求写出两条理由)
(5)右上图中A、B两区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材料三: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秋分日,包头(110°E)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与鄂尔多斯相比,包头正午太阳高度。
(2)呼和浩特地区的自然带为,由此出发沿包兰——兰新铁路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由于减少而导致的。
(3)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1954~1964年,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试分析该时期包头市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28 分)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下表是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
材料二: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___为中心,向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6 分)
(2)根据材料二,南海地处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
。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 M 航线(如材料二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6 分)
(4)分析 N 国(见材料三)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多瑙河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布加勒斯特、伊兹梅尔、康斯坦察三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和月降水分配柱状图(曲线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小李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判断图中三个城市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争论不休,下面是两位同学各自的观点:
小李:图中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明:图中三个城市分布在欧洲东部,年降水量较少,且甲、乙两城市的最冷月气温都低于O℃,因此,三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比较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3)多瑙河——黑海运河全长64公里,是连接北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试评价图示地区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
图15为某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处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B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长期以来A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