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2一4题。
图3一16结合图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峡水库属于峡谷型水库,长度、深度大 |
B.坝址处于我国地势的二、二级阶梯交界处 |
C.巨大的工程建设规模形成了上百万的移民,移民的妥善安置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 |
D.相对于三峡工程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而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忽略不计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的荆江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为
①该地区处于地形转换位置,河流落差变小
②江水流出峡谷进人平原,河道变宽
③上游地区尤其是山区大量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④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对长江洪水起到巨大的、天然的调蓄作用,该作用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没有湖泊调节或调节作用小,虚线表示洪水受到湖泊明显调节以后的情况)正确的是
图3一17
读图“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19~21题。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
A.②图地区受台风影响 |
B.①图地区深处内陆、②图受到湿润气流影响 |
C.①图地区处在背风坡、②图处在迎风坡 |
D.①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
③图所示地区( )
A.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少 |
B.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方式为主 |
C.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
D.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 |
④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外向型特色农业 b.东亚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d.大牧场放牧业
A.ab | B.bc | C.cd | D.ad |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从a地出发,沿河考察了a、b、c、d四个地点(图中曲线河流)。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6~18题。他们了解到目前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是 ( )
A.a、b | B.b、c | C.c、d | D.a、c |
他们对河流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有 ( )
A.bc段的流量比ab段的小 |
B.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
C.cd段是“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
D.南岸滩涂广布 |
他们对沿途农作物种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 B.机械化水平高,多大型机械 |
C.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 D.交替种植粮食、牧草,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
读图,回答10~11题。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 B.加强相互竞争 |
C.靠近原料产地 | D.获取邻厂信息 |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 B.资金 | C.科技 | D.廉价劳动力 |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6—9题。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 )
A.敦煌莫高窟 | B.云冈石窟 | C.布达拉宫 | D.秦兵马俑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 | B.地震 | C.干旱 | D.凌汛 |
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4—5题。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台湾岛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场集中分布在东海岸 |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C.夏秋季节多台风天气 | D.水能和旅游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