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二:某乡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他们结合实际采取了以下措施: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运用社会关系的实践的知识说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9分)
(3) 结合材料二,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如何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党领导农村
工作的水平?(10分)
1999~2008短短十年间,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人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继而完成出舱太空行走的历史壮举,中国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走得坚定而从容。按照计划,第三步将首先建立短期小型空间实验室,最终目标建立长期的大型空间站,以及建立航天员可以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的“空间往返系统”,进而进行规模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这必将走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度,走出中华民族的新高度。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我国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材料一中国去年12月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是针对当时的经济过热风险。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材料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下阶段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业内人士称,“促内需消费,保增长”很可能成为下阶段政策的中心。
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通过上网搜集到:近年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回答记者关于环保困局之根本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环保风暴’不变成制度,不变成法律,是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潘岳认为,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效仿。
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就如何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的突出问题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