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海洋、环境和管理七大科技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网络经济已见端倪,这无疑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然而对于穷国来说,意味着新的落伍,因为2.5亿美元的债务,将使它们无力发展这些新产业。这表明
| A.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 B.发展问题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 C.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贸易不对等 | D.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这30多年间,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变化也折射出了社会的变化。这里的“折射”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B.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 |
| C.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依存 | D.个性和共性相结合 |
当前,推进科学发展,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尤其是要敢于剖析自己的错误,勇于向自己身上的脓痈毒疮开刀,要“刮骨疗毒”,不要“讳疾忌医”。“刮骨疗毒”与“讳疾忌医”这两种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不同方法向我们揭示的共同道理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
B.人们的行为选择是在价值 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
| C.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
| D.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③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还能反映本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09年11月10~14日,河北省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雪,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980万元,受灾人口63万,因灾死亡6人。灾害席卷我国南方诸省,受灾人口数千万。为了夺取抗击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在抗灾一线奋战的干部群众发扬了顽强拼搏、勇于奉献、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这说明 ( )
①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行动具有导向作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改造客观世界
④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网络民意的表达,已经成为一股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
。网络民意表达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网民希望通过表达和参与,让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推动公职人员改进工作,监督问题和事件得以公正解决。不过,由于网络和网
民的局限性,网络民意表达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网络民意表达的分析:
| A.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
| B.体现了看问题既抓住了重点,又学会了统筹兼顾; |
| C.体现了看问题既全面,又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
| D.肯定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