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 广东省1998年一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
增加值构成(%) |
||
行业名称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9.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 |
4.6 |
6.65 |
(l)根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种植业结构方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快的原因。
材料一:近期通车的舟山跨海大桥,东起舟山本岛,经舟山群岛中的几个岛到达宁波(如图所示),总长近50千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陆岛连接工程。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后。舟山到宁波的车程由2个小缩短到1个小时,到上海的车程则由5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
材料二:该图为舟山跨海大桥示意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跨海大桥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2)修建跨海大桥对舟山有哪些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对青藏高原的长期考察,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的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目前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简图。
(1)A城区的交通干道走向以_______(东西或南北)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2)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的气候和河流所产生的影响。
(3)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画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走向。
(2)图中小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 | B.灌溉 | C.旅游 | D.航运 |
(3)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示农业基地形成的区位优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B是_________河, 图中湖泊C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图中由A城市连通第二欧亚大陆桥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
(3) 据图分析B河此河段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原因。
(4) 该地区将图中湖泊C作为重要的旅游开发地区,请你就该地的气侯特点向旅游者进行简要介绍。
(5)该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简述该地成为当地重要农业区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