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却逆势飘红,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图5一17
材料三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转变。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
(1)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试说明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5)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读各大洲的降水、蒸发及径流量的对比图,回答:

(1) 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标准, 其数值等于量与量之差。
(2)世界各大洲中江河径流总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最少的是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现在却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A.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这是一片世人关注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5分

该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2分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4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4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图表示的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分
(2)B图是地貌,往往形成于地区;近年由于人类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7分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判断理由;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