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指标2000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类)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 |
|
城市化进程特点 |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存在、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它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效应. |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其它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