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着一定的困境,究其原因有哪些?
(3)近期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给B地区传统出口加工工业带来巨大冲击,今后,该地区出口加工工业该如何应对?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下图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A硫 B余热C燃料气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D冷却水 E蒸汽 F粉煤灰G除尘渣(石膏)H余热该工业园区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你能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下图中3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是
。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这种转移违背了原则。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图甲图乙 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表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200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1)据图乙描述M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并给出判断依据。
(2)根据表格说明M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状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M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能对R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和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读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分)
(2)B气压中心为,其成因是。( 6分)
(3)C、D两地此时盛行风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不同之处是:(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