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夕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开始形成对峙局面的标志是
A.法俄同盟的形成 | B.德奥同盟的形成 |
C.英法俄三国协约 | D.德意奥三国同盟 |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D.是否由“贤人”来做统治者 |
以下各项中,属于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天者,理也” |
C.“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D.“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下图为明代安徽休宁人丁云鹏所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趺坐于两株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打扮的孔子相对。隋唐时期当儒学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儒学大师的态度应是()
A.放弃儒学 | B.创造一种新思想 |
C.平等对待儒、道、佛三教 |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 “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宋明时期 | B.汉朝和隋唐 |
C.隋唐和宋明时期 | D.隋唐和晚清 |
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A.年号 | B.方位 | C.避讳 | D.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