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孝道”是一个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在封建社会,“‘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是孝的内容。张尚昀为照顾患病的母亲,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凭着顽强的毅力,一边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一边发奋读书,刻苦学习,要校期间的6个学期中5次拿到奖学金。
(1)如何辩证地对待我国的孝道文化?
(2)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张尚昀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几年来,某校高三(8)班同学长期不懈地开展敬老助老志愿者活动。他们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都会前往老年公寓,为老人表演节目,修剪指甲,捶背、读书读报等,用自己的青春晖映夕阳红。2006年5月,该班集体被团省委授予“18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给该集体的颁奖词是:志愿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爱;志愿者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内心因不平凡经历而充满激情;志愿者是高尚的,因为他们内心因经历过艰辛而变得有力。
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007年01月05日,“我的长征”队伍历经8个多月,徒步走过11个省区,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终于到达了1936年10月22日红军胜利会师的甘肃省会宁县。“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发起的一次大型电视行动。在“我的长征”26名队员中,有20多岁的学生,也有50多岁的军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对于长征这段已经过去70年的历史,很多年轻的队员并不是很了解,可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路线一路走来,一次次途经红军墓,听着先烈们当年的故事,他们被深深打动了。随着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不断地深入,他们也渐渐感觉到自己有一份责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长征。八个多月来,“我的长征”队员们走在路上,重新感悟着长征精神,每一个人都在这条路上变化着、成长着。
请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说明重新感悟长征精神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自治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96倍,特别是近5年增长速度持续居全国第一。全区产业结构正由传统的游牧经济向着现代农牧业和工业经济加快转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近25倍和近37倍,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目前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初步统计,内蒙古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6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8元,实际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实际增长13.2%。
材料二要实现自治区的繁荣发展和团结稳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这是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应当继续遵循的重要原则。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怎样积
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