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简单重复利用 |
| B.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适合发展循环经济 |
| D.只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某品牌牛奶由于检测出添加有害物质,在此条件下,下列图示描述的牛奶需求曲线由D1到D2变化,你认为符合题意的是
下图漫画《无地自容》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
|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一样 |
| D.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有强烈的问越意识。”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 B.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
| D.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 =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
|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
| C.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2013 年 7 月 31 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一强调是基于
①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