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一直饱受争议,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登记制度,还承担着一些其他的社会功能:区分了城乡户口的差别,对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进行限制;和不同的户口类别相对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户籍制度的这些附加功能使之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
材料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同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限制。另据报道,我国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新的失业率统计方法,民工等阶层被首次纳入统计范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分析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说明了什么政治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答案,学生记答案,考试考答案”的应试教育,它使考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的本义被扭曲、异化。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了。
材料二据1999年7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浙江省新昌中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他们所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育。1995年以来,该校学生凭着青年人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发明构思提案5万多个,创造发明作品3500余项。根据所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2)你对材料二是如何认识的?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从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作了全面规划: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个目标,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特别突出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在自然观上存在着哪些对立的观点?请简要说明。

为什么说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