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魁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联反映的是中国什么时期的历史状况
A.19世纪早期 | B.19世纪中期 | C.19世纪末 | D.20世纪早期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所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现代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
D.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基础 |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l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37年恢复到l6万吨,1948年又跌至l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讨论,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
B.民族工业自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贡献巨大 |
D.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