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态学家研究时,得到了一块玉米地的能量流动情况的如下数据:①这块玉米地共收割玉米约10000株,质量为6000kg,其中共含碳2675kg;②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约2045kg;③1kg葡萄糖储存1.6×107KJ能量;④整个生长季节,入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总量为8.5×1012KJ。
(1)试计算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_,呼吸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比例是____________;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率是_____________。
(2)玉米秸秆中含碳物质在好氧菌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该物质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由此可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的同时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
(3)若玉米田内有害虫发生,从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生态学家建议采用_______
方法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说,防治害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生态学家还分别对另外一片玉米田和一片荒地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定,测出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J/(cm2.a)]
|
玉米田 |
荒地 |
入射太阳能 |
2043 |
471 |
制造的全部有机物 |
25.3 |
4.95 |
呼吸 |
7.7 |
0.88 |
根据表中数据,两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___,原因是______ ____,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相等的太阳能,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高秆(D)抗锈病(T)与矮秆(d)不抗锈病(t)两种纯合子的小麦进行杂交。请回答有关问题:
(1)F1的基因型是,F1经减数分裂可产生雌雄各种配子,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是。
(2)F2的表现型有种,表现型及比例为,F2的基因型有种。
(3)F2中我们需要的性状类型是,基因型分别为:和;若F2有320株,则纯合子约有株,杂合子约有株。
(4)在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数目之比是_________;高秆与矮秆植株数目之比是_________。
(1)细胞A的名称是,与之相对应的时期是(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细胞B的名称是,与之相对应的时期是。(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4
(2)细胞C的名称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是段,C细胞最终能形成个成熟生殖细胞。
(3)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在时期4处DNA含量减半是由于的结果。
池塘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
池塘水 |
0.02 |
土壤 |
0.01 |
浮游动物 |
2 |
秃鹰 |
12 |
浮游植物 |
0.5 |
猫头鹰 |
5 |
大鱼 |
10 |
鼠 |
0.2 |
小鱼 |
5 |
草 |
0.02 |
(1)请写出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大鱼每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浮游动物kg。
(3)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测定鼠种群密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⑴该病是由染色体上性基因控制的。
⑵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⑶Ⅲ10的可能基因型是,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若Ⅲ10与一男性患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下图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迅速增大是在迁入后的第
__________年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__________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