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共享"也需要"共建",你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早在2000多年,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运·大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政府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能?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______的必然的___________的联系。
在空格里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
| 观点 |
属于哪种哲学派别 |
| 例:水是世界的本质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 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 |
|
|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
|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____ _____,哲学是具体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对具体科学有_____ _____。
所谓规律,就是_______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