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为什么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
随着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道德选择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必须形成有凝聚力的一元主体形态和道德导向,要反对淡化主体道德的倾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2)运用这一观点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形成有凝聚力的一元主体形态和道德导向,要反对淡化主体道德的倾向。
背景:史来贺从1952年起担任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不图名、不图利,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从当干部的那天起,一直按照群众平均水平拿工分;1965年,他开始拿国家工资,当群众的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改革开放以后,当群众的收入超过他的工资时,他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补贴;当村里为村民盖了一批批新房时,他最后一个搬进新房。
辨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图名利的选择是不可取的。
据报道,某地有家企业在广告上作虚假宣传,被工商部门查个正着,处以数万元罚款。不料,处罚决定刚刚作出,某些职能部门的领导纷纷出面说情,还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由要求撤销处罚。执法部门最终只得以象征性的罚款作了“了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某些职能部门领导的行为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其实质是什么?
(2)从思想道德上讲,克服上述职能部门领导的错误思想的办法是什么?
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从人生观的角度,简要分析树立上述政绩观的必要性。
(2)你认为中青年干部怎样才能树立上述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