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国、德国都出现了分裂局面。下列对两国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的分裂都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 |
| B.两国的分裂都与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有关 |
| C.分裂后的政权都分别参加华约、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
| D.两国都正在努力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 |
20世纪初,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民族民主运动,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其中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些运动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起因之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对这些地区的侵略 |
| B.都出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 C.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独立的进程 |
| D.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都持基本否定态度,主张学习西方文明 |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
|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 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
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 B.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
| C.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 D.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 A.创建中国同盟会 |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