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中欧再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薄熙来说,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是看重欧盟市场的。他说:“起码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⑴如何理解“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⑵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经济交往中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
阅读下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在2007年做到宏观经济“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发展?(6分)
(2)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好字优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理念?是如何体现的?(8分)
(3)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发生变化深刻哲学依据。“稳中求进”、“好字优先”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8分)
2007年12 月 13 日南京隆重举行集会悼念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7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让人们内心的伤痛至今难以平息,并呼唤着人们正视历史,珍惜和平。记住历史,忘记仇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试从政治学角度分析70年前的悲剧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2)记住历史,忘记仇恨。请从哲学角度分析之。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于2007年2月17日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 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着中国。
试用人生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的重要邻邦。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近年来,中日、中韩贸易发展迅速。见下表:
中日、中韩贸易基本情况
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
贸易产品结构 |
贸易地位 |
|||
1992年 |
2007年 |
||||
中日 |
270 |
2360 |
中国出口 |
服装及相关产品、金属制品、钢铁 |
日本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约达1067.9亿美元,首次跃升为日本第一大贸易国。 |
中国进口 |
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有机化合物、通信机、家用汽车、非金属 |
||||
中韩 |
50 |
1500 |
中国出口 |
原材料、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 |
韩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
中国进口 |
化工产品、电子通讯设备、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 |
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请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中日、中韩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表1某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对比(部分)
第二产业需求 |
第三产业需求 |
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
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 |
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
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 |
63.5% |
36.1% |
鞋帽制作人员 |
2:1 |
营业人员、收银员 |
1:2 |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
2:1 |
机动车驾驶人员 |
1:2 |
||
裁剪缝纫人员 |
2:1 |
治安保卫人员 |
1:2 |
读表1。这是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导下,对某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向社会提供职业供求信息,有利于( )
A.引导“打工族”进入第三产业 |
B.求职人员理解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
C.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
D.合理调节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