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说,中欧再次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薄熙来说,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是看重欧盟市场的。他说:“起码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⑴如何理解“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衷的”
⑵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经济交往中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按国家标准计算的2007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注:标准值即目标参照值,R&D经费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2007年广东省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科教文卫各个方面的小康实现程度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广东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看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简要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内在联系。
(2)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一 2007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表示,今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中国变化很快。1978年,那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对外贸易量206.4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全国将近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而到2006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外汇储备达1万2千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数量增加,更注重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有结构、质量、效益、环保、消费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怎样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统计,7年来,全国因“圈地”减少了一亿亩耕地,人均耕地已减少到不到一亩半,几乎是上世纪中叶的一半;废水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 ,七大江河水系四成水质为“劣五类”,七成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政协委员蔡述明发出了“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我们必须要立足我国‘地大物不博’的国情谋发展”的呼吁。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⑵如何理解这种发展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0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主要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增长45.1%。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增长25.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安排147.6亿元,增长24%。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