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I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II示意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Ⅲ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I中OP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含量是I J阶段细胞中DNA数的_____________倍。
⑵ 若图II中甲为男性,则他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⑶ 若图II中的双胎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形成的,则选取的①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I中_______________阶段,③④细胞必须经过成熟和____________过程,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⑷ 在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Y中,常作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
⑸ 在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该变化称为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I,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I在纯合(Y)时能使胚胎致死。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将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有种,雄性占

②若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a为
(2)图甲中物质④在的情况下,全部进入c中被分解。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据此回答:
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毫克。
(4)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______酶的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_技术来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

下面是有关于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些遗传性状的描述,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生物为小鼠,基因A控制黄色皮毛,基因B控制黑色皮毛,假设当A和B同时存在,表现为灰色皮毛;aabb表现为白色皮毛。一个灰色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2)若该生物为小鼠,其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假设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控制小鼠毛色遗传的基因与尾形的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②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③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尾弯曲雄鼠占的比例为
(3)若该生物为番茄,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四分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四分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图所示)。

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可能有的基因型为

(本大题有两小题,共26分)
Ⅰ.(14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物质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假如将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突然移到黑暗处,则在短时间内物质f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n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的气孔导度/mol·m2·s1
0.54
0.43
0.27

①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二处并加以修正。
a.
b.
②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青蛙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下面是对青蛙的有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做了如下实验:
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雌性幼蛙20只,分成甲、乙两组。把两组幼蛙放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分开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饲喂:甲组饲喂用适量雌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直至幼蛙发育为成蛙,提供成蛙繁殖所需的所有条件(包括雄性成蛙),观察并记录排卵量,分别计算两组排卵量的平均值。
①本实验中是实验组。
②本实验有多个变量,其中,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饲料用量”是
③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a,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b……;c……。(只要求完成对a内容的填空)
(2)新华社2010年3月1日电:瑞典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雌激素污染物会使雄性青蛙变性。研究人员认为:造成雄性青蛙变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雌激素污染物使青蛙的性染色体组成由变成XX;其二,受雌激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使青蛙的性别表现型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共同作用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