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和表2是一组生物体及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表1 生物体的含水量
表2 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含水量
(1)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2)生物体的含量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代谢旺盛的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较多;(4)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 A.(1)(2)(3)(4) | B.(1)(2)(3) |
| C.(1)(2) | D.(1) |
如果将某一正常细胞的细胞核除去,则这一去核细胞
| A.生长受到影响 | B.继续生长和分裂 |
| C.变成肿瘤细胞 | D.变成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一分裂前期一分裂中期一分裂后期一分裂末期,按此描述的分裂过程排列①~⑤显微照片,相应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④→⑤→②→③ |
| C.③→⑤→④→②→① | D.④→⑤→③→①→② |
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 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 |
| 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少 |
|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
|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
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细胞的结构 | B.都具有单层膜结构 |
| C.所含的酶都相同 | D.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
小明用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他设置了4组实验(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室温放置30分钟,加适量碘液,显色结果见下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温度(℃) |
10 |
20 |
40 |
50 |
| 蓝色深浅 |
+++ |
++ |
+ |
++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A.蓝色越深,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B.唾液淀粉酶活性在40℃比50℃高
C.温度越高,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D.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