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独”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①今诸侯独知爱其国(惟独,只)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
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一定)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辟:同“避”。 |
B.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节度:(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
C.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笃:(病势)沉重。 |
D.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信:确实。 |
下面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项是()
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②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
③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
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⑤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⑥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A.①②⑥ | B.②④⑥ | C.④⑤⑥ | D.①⑤⑥ |
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译:
(2)“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
父伦,少以勇敢隶成德军兵籍,累迁徐州下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世宗以令坤贵,擢陈州行军司马,及令坤领陈州,徙伦许州。罢职,复居宛丘,多以不法干郡政,私酤求市利,掊敛民财,公私患之。项城民武诣阙诉其事,命殿中侍御史率汀按之。伦诈报汀云被诏赴阙,汀奏之。世宗怒,追劾具伏,法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遂免死流海岛。显德六年,为左骁卫中郎将,迁左监门卫将军。宋初,拜磁州刺史,转亳州团练使。乾德四年,改本州防御使,卒。
令坤少隶周祖帐下。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候。俄赏高平之功,为龙捷左厢都虞候、领容州团练使,进本厢都指挥使、领泗州防御使。征太原,为行营前军都校
世宗使宰相郴谷将兵征淮南,俾令坤等十二将以从。谷退保正阳,为吴人所乘。令坤与宣祖、李重进合兵击之,大败吴人。世宗亲征,闻扬州无备,遣令坤及宣祖、白延遇、赵晁等袭之。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南唐东都副留守冯延鲁为僧匿寺中,令坤求获之,送行在,遂以令坤知州事。由是泰州惧,以城降。
时钱俶受诏攻常、润,围毗陵,反为南唐所败。南唐乘胜遣将陆孟俊逼泰州,周师不能守,孟俊遂进军蜀罔,逼扬州,令坤弃其城。世宗怒,命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败其将马贵于楚州湾头堰,擒涟州刺史秦进崇。俄命向拱为缘江招讨使,以令坤副之,下寿州。归朝,加检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世宗乃复幸淮右,次楚州,遣令坤率兵先入扬州,命权知军府事。扬州城为吴人所毁,诏发丁壮别筑新城,命令坤为修城都部署。
宋初,移领天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太祖亲征李筠,诏令坤率兵屯河阳。及泽、潞平,还京,锡宴令坤等于礼贤讲武殿,赐袭衣、器币、鞍勒马有差,以功加兼侍中。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改成德军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将赴镇,上于别殿置酒饯之,因勖其为治。
乾德六年,疽发背卒,年四十六。太祖素服发哀于讲武殿,录其子庆朝为闲厩使,庆雄为闲厩副使。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闻其卒,甚悼惜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徐州卜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迁:晋升 |
B.俄赏高平之功俄:不久 |
C.俾令坤等十二将以从俾:使 |
D.命权知军府事知:了解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韩令坤勇敢善战的一组()
①谷退保正阳,为吴人所乘。令坤与宣祖、李重进合兵击之,大败吴人。
②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
③孟俊遂进军蜀罔,逼扬州,令坤弃其城。
④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
⑤扬州城为吴人所毁,诏发丁壮别筑新城,命令坤为修城都部署。
⑥乾德六年,疽发背卒,太祖素服发哀于讲武殿。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③⑤⑥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令坤少年勇敢,参军后屡立战功,曾担任左骁卫中郎将、左监门卫将军、磁州刺史。 |
B.韩令坤年轻时在周太祖帐下任职,周世宗即位后破授予殿前都虞侯,冈攻打高平立下战功,晋升为龙捷左厢都虞侯,领容州团练使。 |
C.南唐将军陆孟俊率军进逼泰州、扬州,后周将军被迫弃城,周世宗震怒,命令赵匡胤、张永德领兵驰援,韩令坤闻讯复入扬州据守,人败陆孟俊。 |
D.北宋初年随宋太祖征讨天下,屡立战功,官至成德军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衙,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立罢之。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资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部,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他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理财者,未有及此。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②偃骞:不顺利,困顿。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冠,名闻四方甫冠:刚戴上帽子。 |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岁饥:当年饥荒。 |
C.讽富人自实粟讽:劝告。 |
D.贼良民贼:残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曾巩才和德的句子是()
A.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
B.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 |
C.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 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
D.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
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文采非凡,年少时作文曾被文坛巨匠欧阳修称奇,成年后,文章让朝野上下都很震惊,越写越成功。 |
B.曾巩作越州通判时,曾废除到期还在收取的酒场钱并在灾荒之时全力筹集粮食,使百姓就近不过度花费就能购买,这些措施都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 |
C.在齐州作知府时,豪强周氏之子仗恃财势侵害百姓,为非作歹,州县官吏无人敢过问,曾巩却果断将其绳之以法。 |
D.曾巩既有为官的才能又有文学盛名,但长时间在京城以外各地方官任上调来调去,他却不以为意,这表明他对名利地位的淡泊。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注】①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呻佔(zhān):诵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钥灿然启:启发 |
B.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慨:叹息 |
C.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易:交换 |
D.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迹:行为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汪琬认为是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采其华而忘其实④始乎博,终乎约
⑤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⑥尊所闻,行所知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述徐健庵造楼藏书的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
B.楼主人认为把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汪琬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由表及里,思想有深度,启人深思。 |
D.因为生病,为楼主人写记的事一拖再拖,最后在楼主人的催促下才完成。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富而可求也而通“尔”你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通“惘”迷惑 |
C.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
D.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