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释: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释:交换
C.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释:改正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释:继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关联词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

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把上面文中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独孤信,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也,本名如愿。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周文帝已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忠良,岂虚言哉!”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虽隐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厚。大统三年至长安,以亏损国威,上书谢罪。魏文帝付尚书议之。七兵尚书、陈郡王玄等议,以为既经恩降,请赦罪复职。诏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寻拜领军将军。
六年,侯景寇荆州,周文令信与李弼出武关,景退。即以信为大使,尉抚三荆。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十六年,迁尚书令。六官建,拜大司马。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周文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震邻国。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北史 独孤信传》有删节)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表信为大都督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捐:捐献。
C.梁武义之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雅:平素、向来。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②流人愿附者数万家
③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④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⑤矫称信据陇石⑥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信原来的名字叫独孤如愿,因为他在担任陇右刺史时,判案快速,关爱百姓,信誉在远近闻名,所以被周文帝赐名后,改称独孤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隋朝以及唐朝的皇后,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B.独孤信作战非常勇敢,在征讨韩娄一战中,他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擒获了渔阳王袁肆周,被赐爵爰德县侯并被提拔为武卫将军。
C.独孤信在荆州与东魏的军队作战时,他认为敌我众寡悬殊,无法取胜,便率领部队投奔南梁。三年后,当梁武帝问他回到哪里去,他答说“事君无二”,表示要归顺梁武帝。梁武帝被他感动,送了丰厚的礼物给他。
D.独孤信五十五岁时,晋公宇文护想杀死独孤信,但又因为独孤信的名望太重,宇文护不想亲自杀他来显示自己的罪恶,于是便逼迫得孤信在家中自杀。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2)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论虞常论:谈论
B.畔主背亲畔:同“叛”
C.天雨雪雨: 下
D.羝乳乃得归乳:生子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何谓相坐何:副词多么
B.空以身膏草野以:介词凭借
C.后虽欲复见我虽:连词即使
D.匈奴之祸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B.面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表现是:“不动”“不应”“大骂”。
C.北海牧羊时生活异常艰苦,但苏武的爱国意志却历久不磨。
D.苏武的爱国心不仅感动了虞常等人,也让匈奴人对他敬若神明。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②?且与其从辟人之士③,岂若从辟世之士④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释]
①悠悠:即滔滔,洪水泛滥周流貌,此处形容坏人到处横行时局动乱荡的社会状况。
②而谁以易之:而,同“尔”,你,你们;以,与;谁以,即“谁与”,与谁(和谁一起)的意思;易,改变。
③辟人之士:辟,同“避”,躲避之意;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
④辟世之士:即隐士,他们不仅仅避开无道的人,还避开整个乱世,这里指桀溺、长沮等人。
⑤“鸟兽”句:与鸟兽同群暗指隐居山林。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去叶,反于蔡

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A.不能容于远近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雄州雾列
D.使人听此凋朱颜

“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B.子,孔丘之徒与
C.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D.商声主西方之音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为有国者所羁

A.何以伐为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予羁縻不得还

请根据选段归纳孔子和庄子的政治态度。(各不超过15字)
孔子:

















庄子: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戚)继光至浙时,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湖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后倭复趋台州,继光击之仙居,俘馘一千有奇。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攻陷寿宁、宁德,延及龙岩、莆田。闽中连告急,总督胡宗宪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倭寇,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倭巢,斩首二千六百。余倭走兴化。急追之,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而总兵刘显亦屡破贼。福建宿寇几尽。
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总兵刘显遣卒八人赍①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倭杀而衣其衣,绐②守将得入,夜斩关延倭。全城焚掠一空。留两月,倭贼破平海卫,据之。
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其将中军,总兵刘显左,总兵官俞大猷右,合攻倭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后继光进都督同知,世廕千户,遂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明史·戚继光列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赍(jī):送。②绐(dài):欺骗。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俘馘一千有奇奇:余 B.余贼走兴化走:逃往
C.牛酒劳不绝劳:犒劳 D.谭纶令其将中军将:将军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因地形制阵法 B.又以南方多湖泽
不如因而厚遇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C.继光击之仙居 D.继光乃旋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年间,倭寇横行,屡次进犯东南沿海一带。戚继光的平倭战争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B.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C.戚继光驻守浙江,倭寇大举侵犯福建,俞大猷发檄文令戚继光前来剿灭倭寇,结果打了胜仗。
D.戚继光英勇善战,领导抗倭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获得了朝廷的封赏,得到了提拔。

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倭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