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婴儿是家庭的瑰宝,母乳喂养有益孩子的健康成长,牛羊奶只适合用作补充。
Ⅰ.2008年9月,国家对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微毒物质三聚氰胺。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据此回答:
⑴蛋白质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请例举蛋白质的两种功能: 。
⑵高中生物常用的蛋白质检测试剂是 ,这种方法能用来检测婴幼儿奶粉是否合格吗?为什么?
。
⑶婴幼儿奶粉中必需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⑷为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利用若干只大鼠做饲喂实验,一年后,应统计各组大鼠的 作为检测指标。
Ⅱ. 初生牛犊4周龄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4周龄前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初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
⑴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 ,由 细胞分泌,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
⑵初生牛犊要到4周龄以后才具备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是由于 。
⑶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 分解为氨基酸而失效。
⑷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 。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 (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
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物种 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 基因型 饲喂条件 |
Aa |
aa |
|
| 室温(20℃) |
正常翅 |
正常翅 |
残翅 |
| 低温(0℃) |
残翅 |
残翅 |
残翅 |
表二
| 组别 |
雌性亲本 |
雄性亲本 |
子代饲喂条件 |
子代表现及数量 |
| Ⅰ |
①残翅 |
②残翅 |
低温(0℃) |
全部残翅 |
| Ⅱ |
③正常翅 |
④残翅 |
室温(20℃) |
正常翅91 残翅89 |
| III |
⑤残翅 |
⑥正常翅 |
室温(20℃) |
正常翅152 残翅49 |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 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
路,首先将第I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
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 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
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 结合,将 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 组别 |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 |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
| 1 |
对照 |
175.1 |
| 2 |
0.20ACC |
108.1 |
| 3 |
0.05IAA |
91.1 |
| 4 |
0.20ACC+0.05IAA |
44.2 |
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 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 。
(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
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乙烯通过促进 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展。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 来影响根生长。
(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对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 实现的。
为鉴定一批种子的存活率,某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I:取若干培养皿,倒入含有溴麝香草酚蓝的琼脂溶液,使其成一均匀的薄层,冷却后备用。
Ⅱ:在温水中浸泡种子,使种子吸足水分。
Ⅲ:取上述种子200粒,整齐地埋于上述培养皿中,间隔距离至少1cm。然后将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
Ⅳ:观察种子附近琼脂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时,测定了种子呼吸过程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如图所示。3时至4时,种子的呼吸场所为 。4时至40时,种子呼吸分解糖类生成的最终产物有 ,40时以后种子的呼吸方式最可能为 。
(2)上述实验操作Ⅳ观察到种子附近的琼脂颜色由蓝色变 色再变 色,说明种子是有生命活力的。
(3)有人认为用上述实验鉴定种子的存活率并不严密,还应采用 做同样处理,进行对比观察。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科学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块茎能食用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过程最好选取植物_________(填“分生区”、“根毛区”或“叶肉”)细胞。②过程需要用到促融剂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诱导________________间的融合。
(2)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过程可以看出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实现这种可能性需要运用的技术及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点)外界条件。
(3)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 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4)请说明运用此植物体细胞杂交法的最大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